作者:何琦瑜、李宜蓁 出處:親子天下 發表時間:2009/06/06
父母怕孩子生氣,老師怕父母嗆聲,
媒體和網路把孩子養成需索無度、缺乏責任感的「被寵溺兒童症候群」….。
管教,已經成為當代父母的頭號焦慮。
零體罰時代來臨,面對新環境、新挑戰,父母和教師如何排除種種阻礙,教養出好人格的下一代?
一端是管教過當。
小六女學生因為偷錢、逃家等偏差行為,被媽媽「懲罰」:剃了光頭去參加畢業典禮,引起全校師生譁然。
讀小學二年級的男孩,半夜被爸爸趕出家門,原因是考試沒考滿分。媽媽告上法庭,判爸爸喪失監護權。
經常輔導兒虐個案的家扶中心曾指出,管教失當的家長,往往不是不愛孩子,而是看到孩子發生問題火氣就來了,著急得「不知道該怎麼去愛?」
另一端卻又是驕寵縱溺。
一位 國小 老師反映,小學生遲到的情形愈來愈嚴重,而且每次小孩遲到,都是家長來道歉,還要幫孩子找藉口圓謊。她曾聽過一位「累犯」最離譜的藉口是:車子被鎖在車庫裡,沒辦法出門……。
長年擔任業餘圍棋比賽評審、長青兒童棋院執行長單家平觀察,圍棋比賽時,許多家長故意降報棋力,甚至容忍小孩作弊,只為了怕小孩輸棋,影響孩子的「信心」。
經常處理問題孩童的台大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高淑芬觀察指出,溺愛型的父母的確愈來愈多。許多家長只在乎自己的孩子,自己的孩子打人罵人,都說「沒關係啦,我打電話給老師處理就好了。」鬧到警察局的話,就說「好啦好啦,你們要多少錢,我很忙,等一下還有事……。」發生問題,只想到替孩子「擺平」,沒有想到要「教導」。
這些看似極端的例子其實並不「獨特」,管教的危機,已經成為這個世代父母普遍的焦慮。
二○○一年,美國《時代》雜誌以封面故事「權力的掙扎:究竟誰掌權?」報導溺愛世代父母造成的青少年問題。《時代》雜誌調查發現,八成民眾認為現今的孩子比十到十五年前受寵;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,他們的孩子的確被「寵壞了」。
二○○五年,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瑪姬.瑪曼(Maggie Mamen)甚至出書定義「被寵溺兒童症候群」(The Pampered Child Syndrome)。書中指出,凡事以孩子為中心、有求必應的「寵父母」,已經造就了認為自己應該享有與成人平起平坐的權利,卻永遠沒準備好要接受義務與責任的下一代。
瑪姬形容,寵父母願意滿足孩子所有的願望,擔心拒絕孩子會傷害孩子的自尊;他們避免為孩子設界限,少談責任、道德與價值,深怕造成孩子的不快樂或壓力。
「被寵溺兒童」的共同特徵包含:
.他們已經有了所有的東西,仍需索無度,還要更多。
.他們相信,自己和成人有同樣的權利,但是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長大該有的責任。
.他們被高度保護與關愛,卻仍然不快樂、焦慮、憤怒。
.愈來愈多這樣的孩子,被診斷為情緒障礙、行為障礙,或是其他精神病學上的失調。
時代的困難,父母的焦慮
在台灣,「寵父母」或許還不能稱為社會的主流,但走訪學校和家庭,卻普遍感受到教育現場對「管教失能」的焦慮。
在學校現場,二○○六年底零體罰入法,要求學校教師不得體罰,否則將觸犯刑法。等同宣告台灣自此進入一個新的「零體罰時代」。但不打不罵該如何管教?教師過往唯一仰賴的管教工具被撤走,新的輔導管教知能又尚未建立,加上媒體大肆報導管教失當的案例,造成輿論喧譁,面對日益多元複雜的學生問題,老師顯得動輒得咎,乾脆躲到安全的堡壘:放棄管教。
「我現在只能盡力,不能用力,管不動就隨緣囉,」一位資深教師語帶諷喻,無奈的說。
東新國中校長涂志宏表示,當前管教最大的問題,就是家長和教師態度的不一致。涂志宏舉例,適當的處罰,讓孩子可以清楚知道界限,幫助孩子「不踩線」。但現在的問題是, 家長和 老師對於什麼是「適當的處罰」,認定不同。家長還會找民代來修理老師、介入教學。家長用「嗆聲」的方式對待學校、要求老師,就像買東西不喜歡可以退一樣,學生看在眼裡,也會依樣畫葫蘆的對待老師。
根據《親子天下》網站的調查,家長認為管教小孩最大的困難,也在於共同教養者(父母、教師、公婆等)價值觀不一致,教養不同調。成人價值觀與管教態度的不一致,讓小孩有機會見縫插針,使得管教更為困難。
「管學生不是管一個人,而是背後的一群人,包括家長和整個社會的價值,」板橋國中校長薛春光指出,當前管教的困境,不只是針對孩子,而是社會漸漸失去是與非的共識,「當孩子做錯了事,大家可不可以一起說『你做錯了』,而非各持己見,互不相讓。」
台北市教育大學幼教系主任幸曼玲舉例,幼稚園最重要的第一課就是管理自己的東西,學校日的時候,老師請小朋友自己收東西,經常有家長看孩子太慢,就忍不住幫小孩做。「孩子會欺負家長,因為他知道有些事在學校不能做,但是爸媽是可以欺負的。所以父母的不忍,其實會讓管教規則的建立更加困難,」幸曼玲提醒。
家長的困境
如果只是武斷的責備,說一切的錯都是父母未盡職責,恐怕並不公允。
這一代的父母,生於權威時代,多數沒有在愛、尊重與傾聽的教養環境中長大,不想重蹈自己童年的痛苦,也渴望跟下一代建立更親密、平等的親子關係。因而愈來愈多家長,放棄用過往權威、體罰的方式管教小孩。他們比以往的父母更認真吸收教養知識,懂得同理孩子的需求。只不過,孩子畢竟不如教養書的案例上那樣容易「馴服」。「我也不想打他,但是他怎麼說就是不聽話,非得要我拿出家法才有效,到底該怎麼辦?」一位家有六歲小孩的職業婦女焦慮的說。
今日的父母比以往更難為。近半數的雙薪家庭,代表著教養時間的困窘與精力的分散。父母疲累時,很難兼顧教養的創意與品質。
中正大學心理系助教陳怡群舉例,有些經濟富裕的父母太忙,不願意在小孩身上付出時間。「常常父母帶了一個小惡魔來,希望我們幫他『修理好』,還他一個小天使,」陳怡群提醒,「其實管教是要花很多時間的。」
大環境改變,家族與社區崩解,最常與孩子為伴的不是左鄰右舍或堂兄表姊,而是網路與電視。
大量暴露的電視和媒體訊息,品質低落,價值觀混淆。 洪蘭 教授曾在文章中感嘆,小學生竟然沒有同理心的嘲笑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的同學。許多 家長和 老師在網站上回應,電視上充滿了任意罵人的談話性節目,與嘲諷失敗者的綜藝節目。而我們的孩子,就在這樣的電視價值中被「養大」。多次調查也顯示:「電視與媒體的不良示範」是當代父母和教師施行品格教育最大的阻礙。
有兩個孩子的台大醫師高淑芬也呼應,現在的環境有太多「外力干擾」,包括媒體、網路、同儕團體等,父母失去以前完全獨大、可以掌控的局面。「以前的父母只要顧三餐就好,現在十八般武藝都要會。」高淑芬說。
光是數算現代小孩會使用的科技,就讓父母頭疼:ipod、手機、電腦遊戲,網路交友……,孩子駕馭新科技的能力遠勝於父母。也因此,《時代》雜誌報導歸結,科技對父母與教師權威的削弱「貢獻良多」。因為「從來沒有一個世代,可以有這麼多通道,接觸這麼多資訊,同時擁有傳遞分享的能力,與扭曲資訊的能力……,當十四歲的孩子能扭曲股市,十九歲的孩子能威脅音樂產業,這代表我們面對了一個巨大的、權力轉移的世代。」
面對如此激烈的環境變化,這一世代的父母,卻多數在還未裝備齊全,或甚至是還沒有警覺的狀況下,就上了「戰場」,如同拿著木棍打一場核子戰爭。
「說這個社會已經很懂得『疼』小孩,恐怕還有一段距離。」在兒虐事件頻傳的四月,接受採訪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觀察,家長的焦慮,其實顯現的是這個社會進步過程中的「掙扎軌跡」。「在愛與管教的過程中,父母心中沒有主張,他無法控制局面,而是『被控制』。過去的父母,只知道打罵小孩,因而很篤定;但現在的父母,知道不可以打罵小孩,但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。」馮喬蘭認為,所謂溺愛的來源,就是因為父母心中沒有定見,時而緊、時而鬆,讓孩子無法在其中了解或學到「道理」。
面對新的環境、新的挑戰,所有關心孩子品格與價值觀發展的父母和教師,都需要重新學習新的態度,與新的方法。
不能只有愛,沒有教導
愛是一切關係的源頭,但僅僅有愛是不足夠的。只有愛而沒有教導,會讓孩子缺乏責任感與獨立性,產生被寵壞的下一代。
《正向教養這樣教》一書作者約翰. 葛瑞 博士強調,給予孩子自由和權利的前提,是父母必須具有制衡的力量,以掌控孩子,並激發孩子的合作意願。「就像一個人想開快車,必須先確定煞車設備是否完善。若沒有規範孩子的行為技巧,就別給孩子過多的自由。」約翰.葛瑞說。
但缺乏關懷與愛的嚴厲管教,也不會發生效果。沒有同理心的威嚇與指責,嚴厲的打罵教育、缺乏讚賞與正向的引導,在現今的環境下,只會造就更加反叛的孩子。
帶著愛的管教,是新一代父母與老師必須要有的「基本知能」。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石,幫助孩子得以從他律發展到自律,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主張。
愛的管教,兩大迷思
在進行愛的管教時,專家建議,父母必須先破除兩個重要的迷思:
迷思一: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
許多現代父母都想不計代價的,成為孩子的朋友。他們擔心孩子生氣、不高興,破壞了親子之間的關係。
教書有三十多年經驗的政大實小老師黃寶慧觀察,現在的家長和孩子相處時間少,很怕把關係弄僵,怕孩子討厭他們,只想當「朋友」,不想當「父母」。例如小孩在學校做錯事或表現不好,家長會一直解釋原因。「同理」完孩子之後,卻沒有「改變」孩子的行為。「小孩犯錯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打電話告訴家長。因為只要打過電話道歉或告知就沒事,不需要改變或處罰了。」黃寶慧說。
在優先順序上,父母要學會「先做好父母,再做好朋友」。《培養二十一世紀父母》一書作者、教養專家黛柏拉.海芙勒(Debra W. Haffner)強調,孩子需要有界限的父母,幫助他學習面對人生的挑戰和義務。能理解行為界限的孩子,能自我調節並尊重界限。
迷思二:孩子的表現,不是父母的成就
很多家長把孩子的表現,當成是自己的成就。不論是成績、才藝、乖巧、禮貌……,孩子的成就,才是父母生命的意義。因此造就了親子間沉重的負擔,往往也讓管教更複雜、流於情緒化。
例如,年紀小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,父母擔心面子掛不住,於是衍生更多怨懟和不必要的責備,反而讓管教失焦。
高淑芬也觀察到,許多青少年都有同樣的心聲:「我考得好就是爸媽的兒子,考不好就不是。」
笛飛兒EQ教育機構就經常接受「高期待」的父母,帶來「高焦慮」的子女。曾有一個孩子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完美,但是因為數學總是粗心,「只」能考九十五分,被認真的媽媽憂心忡忡的帶來輔導。笛飛兒建議,父母設定目標時,不妨先問問孩子想要什麼、期待什麼,讓孩子能夠對自己有所期待,進而跟孩子討論若要達成此期待,得先做什麼樣的事?讓孩子的動力源於滿足自己,而非滿足父母。「與其給孩子終點,不如給孩子起點,讓孩子擁有前進的動機。」笛飛兒建議。
愛的管教,三個前提
專家同時也建議,愛的管教,從三個前提認識開始:
前提一:傳統價值並沒有改變,改變的是學習的歷程
多元複雜的社會樣貌,常讓父母混淆,以為過往的價值再也不適用了。其實基本的價值觀,諸如誠實、同理心、正義感、謙遜虛心、禮貌尊重等,乃至於看似八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,這些文化裡的「終極價值」並沒有、也不應該改變。道德、信仰與價值,仍然是引領一個孩子終其一生得以安身立命的「指導綱領」,值得父母殷殷叮囑,時刻看管。
專研品格與道德教育的 師大 教授李琪明強調,隨著時代改變的,不是價值本身,而是傳遞價值的歷程。
過往威權時代的品格教育,父母對子女的教導,就是毋庸置疑的對或錯,不必問為什麼,「反正照我說的做就對了」。
但是民主多元時代的品格與價值教育,不是要培養一個「乖順聽話」的孩子,而是在複雜的環境裡,仍有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;即使沒有一個發號施令的「權威者」,仍有內在不被影響的價值主張。這需要透過多面向、多元開放的討論歷程、啟發同理心與感動,幫助他們建構出「自己的」價值框架,而不是拿東西直接套在他們身上。
從小開始,孩子就可以和父母一起討論家裡的規範,參與制定學校的班級公約。「參與討論」讓孩子把「聽別人的」的無奈,轉變成「我覺得這樣很好」的積極。
前提二:讓孩子接受「責任」,而不只是「責備」
孩子從小就可以開始學會做選擇,並且學會為自己選擇的後果「負責任」。很小的孩子就可以開始放手讓他做一些小小的決定和選擇,例如要吃蘋果還是橘子。最常見的是,孩子丟三落四,忘了帶課本上學,父母除了叮嚀提醒外,也要「放手」讓孩子遭遇粗心的「後果」。
孩子行為表現不恰當的原因之一,是他們感受到挫折,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。從小讓孩子學會做選擇,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、刺激孩子思考「解決問題的方法」,才能讓孩子培養「我能」的勝任感。例如,兄妹為了搶東西吵架爭執,與其叫他們「不要吵」或責備處罰,不如問他們「覺得應該怎麼處理」。
另外,專家提醒,為了培養孩子的道德感和良心,孩子犯錯覺得不舒服時,不要試圖立刻消除他的罪惡感,因為罪惡感是學習判斷對與錯的基本。
前提三:孩子需要溫暖,同時也需要控制
研究顯示,教養孩童的歷程中,同時需要父母的溫暖與控制。研究將父母的管教風格,依照溫暖與控制的程度分成四種類型:高度溫暖、高度控制的「民主權威型」,低度溫暖、高度控制的「權威型」,高度溫暖與低度控制的「縱容型」,以及低度溫暖、低度控制的「忽略型」。
從四種類型的名稱,就可以一窺其優劣。研究也證實,高度溫暖、高度控制的民主權威型父母,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有合理回應,同時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,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。對於孩子的學校表現、家務參與、人際行為、品行發展等,都有清楚及明確的期待及規則。研究顯示,高度溫暖也高度控制的父母,才能培養出正向的學業成就、責任感,以及正向社會人際關係的孩子。
愛的管教,簡單的四個字,卻有著極繁複的內涵。或許正如暢銷書作家、知名部落客蔡穎卿在她的書裡所寫:「相信『愛』不只是噓寒問暖,『愛』也不光是甜蜜的鼓勵和雙臂中的寵溺。『愛』有時還必須懷著擔憂,講兩三句別人不願意講的難聽話,但在『愛』裡,就是沒有疑慮。」